开头
自从我骑完318回来之后,一直想找个时间写一篇游记,但因为我懒,拖了有大半年之久。最近决定开始把这篇游记补上,原因有二,大过年的比较闲,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写。
写这个的原因呢,主要是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一件事情。经历的过程对我来说,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,所以我想把这个过程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。
也不打算写的很详细,一方面没必要和流水账一样,还有就是网上或各家骑行驿站的攻略都很好了。我就不要再写一个偏攻略类的游记,我也写不了那么全,单纯作为一个对我本身这件事的一个记录去写好了。
如果想看比较详细的骑行纪录,可以去看我的掘金沸点。时间太长可能要翻很久,骑行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发。
缘由
第一次去西藏是在2015年(14年还是15年有点记不清了),那时候对西藏的印象只有两个,高原、缺氧。后来对川藏线(G318,川藏南线)陆续有了了解之后,感觉15年这个时间点去川藏线,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点。烂路不是很多,同时路也没有被修的特别好,很多隧道还在施工,所以大部分老318的一些垭口,值得打卡的一些地方都还会路过(比如高尔寺山垭口
、后面的排龙天险等等,因后续隧道通车,已经不走这些地方了),这是我后面骑车再去的时候无法经历的。
因为时间太久远,过程中很多事已经记不清了,只记得西藏的风景和骑车的人。或许从这次旅行开始,就埋下了骑 318 的想法。
后面就 16 年的6月份,买了第一辆自行车,UCC 阿帕奇3 2016 款。然后就加一些微信骑行群的,开始参加一些骑游活动,但作为一个菜腿,基本上就是最慢的一个。
开始骑车之后,就关注一些骑行相关的纪录片,最早接触成系列的纪录片应该是况露拍的《行疆》,并不精致的画面、略显粗糙的剪辑、加上况露的配音,一部看起来并不是很成熟的纪录片,在豆瓣上有着 9.5 的高分。或许是因为这部纪录片的真实感,又或者是因为其他什么说不清楚的原因,让我也对骑行西藏这件事开始上瘾,后来在18年左右,有了骑行川藏线的想法。
那时候虽然有骑行川藏的想法,但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计划,只知道川藏我是肯定要去的。
至于什么时候去? 和谁去?要做什么准备?都不知道。但是开始对骑行和西藏这两个事情开始上瘾。一直到了20年2月份左右,过年加上疫情,哪也不能去老实在家待着。那时候看到了B站有个UP叫 “咕噜哥的环球旅行日记”,发了他在 2019 年骑川藏线的视频。算是一个小火苗吧,引燃了我一直想骑川藏线的心,于是我决定该起程了,在20年去骑川藏线。
那时候的我 220 多斤。骑川藏线,第一个要做的事就是先瘦下来,二百多斤的体重还想在高原爬坡,想屁吃呢。后面通过各种方式吧,到了六月份,瘦到了 170 多斤。当时想法就是,虽然瘦不到150吧,但起码我减掉了行李的重量(当时预计驮包在50斤内)。
启程
前面说过了,我不会写得很细,所以我就不按照攻略那样写,而是一段段的,记录一些东西。
离开了我待了两年的公司,同时开启了一段让我期待了很多年的梦想。我记得很清楚,6月17号办完离职,6月19号的高铁从西安到成都。
出发前一周,我把16年买的 UCC 寄到了成都的波尔店里,和队友约好在波尔店里碰面,然后一起买了一些需要用到的装备。后来经过波尔店里三姐的推荐,在第二天去了心旅在成都的驿站。打算第三天,也就是6月21号出发。
出发前一天还在成都见了一位认识挺久的网友,本来计划顺便见见另一位网友分分(百分的作者,起码我是这么一直称呼他的),但因为分分暂时不在成都,只能作罢。
过程
2020 年 6 月 21 日,伴随着小雨,开启了我的318之旅。2020 年 7 月 20 日到达拉萨,用了刚好30天。
成都 318 第一个打卡点
关于队友
一路上,陆续遇上了后来一起走的队友(老哥、老八、小马),也与最开始在网上相约的队友(未成年)半路分别。
或许这也是长途旅行中的一种有趣的经历吧,有些人你认为是可以一起走到终点,但却半路分别。而有的人,半路相遇,以为只是一面之缘,却相互鼓励走到了拉萨。
至于与未成年半路分别,现在看来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。每个人体力的情况都不相同,很多时候我感觉是骑不动了,但从队友的体力上来说,可以骑得更远。
而后面遇到的 老哥、老八还有小马,我们四个人体力相差不多,但更多的是缘分吧,我们或许骑得很慢,但总归是一起到了拉萨。
关于爬坡
在出发前,在西安一起骑车的骑友对我说,还是别去了,你分水岭(一个爬升高度 1500多米 ,34公里的一个垭口)都没上去过,四五千米的山,怎么爬得上去。
从成都到拉萨 ,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雪山有 14 座。其实在出发前,我的心里并没有底,到底能不能骑到拉萨。但人嘛,总要去试试。现在的我不管是从体力上来说,还是时间上来说,都是更轻松的。而且对于一个热爱骑行的人来说,318 更是一种以自己方式的朝圣之旅。
二郎山 H2140
第一个爬的山是二郎山,二郎山早早的修通了隧道,所以骑行到隧道海拔 2000 只有出头,第一次拖着驮包爬坡的我,爬的是相当痛苦。
折多山 H4200
第二个爬的山是折多山,也是川藏路上第一个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,早上八点多就从折多塘村出发,下午将近四点才到折多山垭口,我骑得很慢,但慢慢骑,也能爬到山顶。
等爬到折多山垭口时,其实我是松了口气的,当时心想这下稳了,四千多的都能爬上来,五千多的咬咬牙,不就完了嘛。
高尔寺山 H3900 + 相克宗 H3500
过了新都桥,算是真正的进入了高原,休整一天后往相克宗出发。
新都桥镇到高尔寺隧道其实还好,海拔从 3400 到 3900,慢慢爬难度不大。难的地方是下了高尔寺山,从雅江县城往相克宗走,雅江县城海拔 2500 距离 17 公里的 相克宗 海拔 3500,十七公里爬升1000米,再加上上午爬了高尔寺山的小缓坡,体力有一定的消耗,爬起来那叫一个痛苦。
新都桥到高尔寺山隧道的路上
雅江到相克宗
现在还能想起路边的留言,“往回骑,全是下坡。”,别的不说,川藏骑友们苦中作乐的性格蛮是有趣。看到路边着写留言,笑一笑,仿佛也不是那么累了。
天路十八弯
从相克宗到红龙乡,一天要翻过四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垭口,剪子湾山、尼玛贡神山、卡子拉山、还有一个记不起名字的垭口。这一天应该是出发最痛苦的一天,每次快到垭口的时候,就下暴雨,雨大的眼睛都睁不开。只能咬牙往前骑。
到了下午五六点的时候,坚持不住了。第一次有了想搭车的念头,多次遇上暴雨、4000+ 的海拔、连续上坡下坡,感觉我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,甚至当时停下车 站在路边休息都站不稳了。
当时就想给红龙乡的心旅联盟的老板打电话,然后掏出手机,发现,没网。
只能休息了十几分钟后,硬着头皮继续骑行,好在骑了不远,就看到联盟的老板在路边等我们,问了才知道,说有很多骑友就是从这里开始搭车的,所以现在每天下午四五点的时候,在这里等需要搭车的骑友。
我记得很清楚,第一次搭车,老哥、小马和我,三个人的体力都近乎透支的状态。
老板开车往红龙乡走的时候,我们才发现,在距离接我们不远的地方,又开始了爬坡,这是今天的第四个垭口,卡子拉山垭口,海拔 4429。现在回想起来,这个垭口 13公里的上坡路,如果不是那天老板来接我们,我就废了,真的,我绝对可能从理塘坐飞机回家。
海子山 H4600
海子山海拔4600,缓坡。爬起来还好,只是缺氧,让人慢了些。
觉巴山 H3991
到了觉巴山,我已经有些适应了川藏线的爬坡风格,虽然还是很慢,但都能爬上来,觉巴山的海拔并不高,主要是路抖,弯多。你爬的累得不行,往山下望去,昨晚住宿的地方就在眼前,而你已经骑了三个小时了。
东达山 H5097
东达山在川藏线上绝对有非比寻常的感触,因为它是川藏线上第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,出发的时候是早上八点出发,将近八个小时,我最终骑上了东达山,在前一天晚上我还在想,如果我半路骑不动了,我就搭车,毕竟5000海拔,怂是正常的。
快到垭口的两公里,边休息边骑,将近用了一个小时,骑五十米,休息一会,再骑五十米。
骑行顶着暴雨骑到了东达山垭口,队友早已下山,我只能给自行车拍一张照。
当天晚上我发了个朋友圈 “翻过东达山,遇见更好的自己”。
在我以后的人生中,翻过东达山这件事,总能给我很多自信心去尝试自己未曾尝试过的事情,让我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。
过了东达山,再往后走,感觉翻山的压力也没那么大了,因为我知道,我肯定可以。
关于搭车
整个川藏的骑行过程中有三段搭车经历。
第一段是相克宗到红龙乡,最后的30公里;
第二段是波密到林芝,因为车子坏了,在波密也没办法修车,只能搭车。
第三段是松多到拉萨,因为感冒的原因,再加上高原缺氧。感觉体力跟不上,没有冒险爬最后5000米的米拉山。
其实我出发前对搭车挺排斥的,认为既然出来骑川藏,就应该一圈一圈的踩到拉萨。
但上路之后才意识到骑行川藏线的难度有多大,后来也想通了。我是来体验的,不是来作死的,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该怂还是要怂的。
关于留言
看着路边栏杆上写的留言,忽然意识到 这特么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 “弹幕” 嘛。可以让来自不同地区,不同时间的人们,通过这种方式交流。很有意思,算是川藏线上独有的一种文化吧。
也有人觉得,这不就是鸡汤么。但实际当你在那种筋疲力尽的环境下时。虽是鸡汤,但真的香啊不是吗,
下面是我在路上收集的一些留言:
- 有人说,人生是一本书,不旅行的只读了一页。人生的苦乐,只有经历,方能体悟;世上的悲欢,只有上路,才会逐渐明白,单车骑行西藏的路上难免会有孤独失落,但遇到的困境越多,心也就越来越强大。即使最终被打败,最少也应该在失败前看清自己到底是如何就范!
- 一个坚强的屁股,一颗自由的心。
- 人生就是一段路,当你觉得费力时,你已经走上坡路了!加油,少年!
- 西藏是一种病,不去治不好。西藏是一种瘾,去了戒不掉
- 人生就像川藏线一样,有时高有时低。 你是否告诫自己,坚强的度过每一个时期!
- 困难不就是个坡,等你去翻越。
- 听人讲:一个没有去过西藏的人,都会深信有一天会踏上那片土地。每一个离开西藏的人,都深信自己还会回去。
- 我只是这条路匆匆的过客,它终会把我的痕迹擦去,而我却在这条路上,满载回忆!
- 天空不曾留下鸟的痕迹,但我已飞过。
照片
虽然不会写太多的细节,但仍想把路上的风景分享出来。
遗憾
关于遗憾,这个要看你怎么想,我认为 遗憾更像是为下一次出发留下的一个 “种子”,等着我下次去填上这个遗憾。
第一个遗憾,最后的一天因为感冒了,全身没力气,就搭车去了拉萨,没有爬米拉山。
第二个遗憾,没有看到南迦巴瓦峰,15年因为修路堵车的原因,过色季拉山垭口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。这一次因为搭车的原因没有看南迦巴瓦峰。或许下次再去就有机会一睹南迦巴瓦峰的真容了。
结尾
对于这次旅行我的目的是什么,出发前我也说不清楚,知道上路之后,在路上我找到了我旅行的目的:“去经历,遇到的人、发生的事、还有路上的风景”
318的骑行结束了,但我已经开始期待和规划下一次启程的故事了。
从左到右(小马、我、老哥、老八)
能骑到拉萨,要感谢路上队友对我的帮助鼓励,如果没有他们,或许我根本到不了拉萨。
路上认识了这么多朋友,发生过这么多事,也是我最宝贵的回忆。
很有意思,去年去了趟西藏,缺氧得一塌糊涂,第二天就好了,现在也就市内上下班通勤狂奔一下,等有了更多充足的时间去跑一次318
确实 当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后,经常在工作忙碌的时候 回忆起这段经历,不知下次我再踏上318的旅程是什么时间了。
这尼玛才是生活呀,唉,羡慕
在旅行的路上都是令人羡慕的,但旅行结束后回到各自的生活中,每天的工作依然会忙碌。我只是在这种和大家差不多的忙碌中,有一段美好的经历去回忆。